近年來,維特拉校區(qū)已然成為一座建筑博物館,這里有許多著名建筑大師的作品:弗蘭克蓋里,扎哈,西扎,安藤忠雄等。
該校區(qū)建筑群的最新建筑則是維特拉家居博物館,由赫爾佐格與德梅隆合作設計而成,是一座為家居系列設計展覽而建一系列斜頂房子堆疊而成的建筑。
2004年1月,維特拉推出了家居藏品的設計計劃,其中包括設計經(jīng)典款以及當代設計師的重新設計制作的產(chǎn)品。作為一家以前主要致力于辦公室家具和商業(yè)客戶的公司,維特拉創(chuàng)建了家居藏品計劃,并為此開展了新的目標群體:對設計感興趣的個人客戶。
由于沒有內(nèi)部空間可供在德國萊茵河畔魏爾小鎮(zhèn)的Vitra校區(qū)展示家居系列,該公司于2006年委托巴塞爾的建筑師赫爾佐格與德梅隆設計了這座家居博物館。由其顯眼的地理位置和引人注目的外觀,它不僅增強了已經(jīng)聞名遐邇的維特拉建筑群,而且成為了維特拉校園的地標級重要建筑。維特拉家居博物館位于場地北側,與該地區(qū)的另外兩座建筑相連,其一是蓋里于1989年設計的維特拉設計博物館和安藤忠雄在93年建成的會議館(1993)。該地塊充足的空間足以使新建筑與維特拉設計博物館和相鄰的建筑保持良好的距離,為建筑物前面的果園草地延伸騰出場地,同時這也是當?shù)鼐坝^的典型特征。
維特拉家居博物館的設計概念融合了兩個主題,這些主題也在赫爾佐格與德梅?。℉erzog & de Meuron)設計的其他作品中反復提及:住宅原型與堆疊體量。因為五層樓的建筑體量主要設計目的是為了陳設家具和物品,所以這里的設計想法變得尤其的適合。由于室內(nèi)空間比例和尺寸的因素影響, 建筑師選擇了普通的“家庭尺度”來陳列設計產(chǎn)品的手法,讓陳列室能夠使人聯(lián)想到熟悉的住宅環(huán)境。具有陳列空間作為一般特征的個體“房屋”被視為抽象元素。除了少數(shù)的空間之外,只有山墻的末端采用玻璃材質(zhì),而建筑的結構體量似乎是由某種力量擠壓形成的。
在共有五層樓的建筑內(nèi),個別地方有著高達驚人49英尺的懸臂梁挑出,十二間房屋的樓板與下方的山墻交錯縱橫,形成了一個三維體量——第一眼看過去像是混亂的房屋隨意堆疊而成。
外部木炭色調(diào)的表皮統(tǒng)一了結構的整體性,并將其聯(lián)系到周圍的景觀之中。就像一個垂直而富有層次感的微縮城市一樣,維特拉家居博物館是校園的門戶建筑。木板地板界定了一個開放的中央?yún)^(qū)域,在其周圍圍繞了五個建筑分區(qū):一個會議區(qū),一個用于維特拉設計博物館中椅子收藏的展覽空間和一個商鋪,一個帶接待區(qū)的大廳和衣帽間以及帶夏季戶外露臺的咖啡廳。
電梯將游客帶到第四層,作為展覽的流線的開端。當人們走出電梯,房間北部的深處的玻璃可以欣賞到Tüllinger山的壯麗景色。而在另一端的玻璃前面凹陷以形成一個外部露臺,人們可以觀賞到巴塞爾的全景視野。當人們穿過房間的各個路徑時,可以發(fā)現(xiàn)房屋的方向取向幾乎并不是隨意而成,而是由周圍景觀的景觀所決定的。
內(nèi)部空間的復雜性不僅來自各個房屋的角度交叉,而且來自第二個幾何概念的整合。所有的樓梯都融入了寬闊,蜿蜒的有機體量之中,象征著昆蟲在建筑物的各個樓層之間穿行的隱喻,有時人們也會在各個房屋之間發(fā)現(xiàn)迷人的視覺關系,有時會有意的遮擋部分景觀。內(nèi)墻以白色為主,更方便家具展示的功能。
建筑的面積長為為187英尺,寬177英尺,69.8英尺高,并且高于維特拉校區(qū)的其他建筑。其設計目的不是為了建造一個水平建筑,盡管這是產(chǎn)品設施的常見類型,而是想創(chuàng)造出一個占地面積小的垂直導向的建筑結構,并從多個方面給出一個整體的概述:包含周圍景觀和工廠建筑的概述以及家居系列設計兩方面。
就像內(nèi)部和外部空間相互滲透一樣,這兩種形式也是如此:從外部感知的正交多邊形和有機的結構組織在內(nèi)部產(chǎn)生一系列關于空間營造的驚喜共同塑造了一個“秘密世界”(赫爾佐格與德梅?。℉erzog & de Meuron) 這樣形容),并且具有暗示性,有著迷宮般的場所特征。
維特拉家居博物館享有兩種不同的白天和夜晚景致。在夜晚給人的外觀感覺截然相反。在日光之下,人們?yōu)椴┪镳^外面的獨特景觀著迷,但是當夜晚降臨時,建筑內(nèi)部設計的照明從內(nèi)往外傳播光亮,而其建筑結構的似乎在其中消解了。房間變得開放性極強; 玻璃山墻的兩端變成了天然的展示柜,照亮維特拉校區(qū)和周圍的鄉(xiāng)村。
圖紙
概念分析圖
概念分析圖
概念分析圖
概念分析圖
模型圖
項目信息
建筑師:赫爾佐格與德梅隆
地址: Müllheimer Stra?e 59, 79576 Weil am Rhein, 德國
主創(chuàng)建筑師:赫爾佐格與德梅隆
攝影師: Iwan Baan
廠家: Sto, Sky-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