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fā)展,傳統(tǒng)蒙古包作為草原住居的承載者,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生活需求,其空間的單一性和物理性能急需改善和發(fā)展。幾何蒙古包是為探索當代草原住居而設計的輕質裝配式建筑體系,由原型設計、體系設計和系統(tǒng)設計三個板塊組成。
原型設計——幾何分解與重構傳統(tǒng)蒙古包繩索體系,形成了一個幾何化、模塊化的單體建筑原型。傳統(tǒng)蒙古包由木架體系、毛氈體系和繩索體系組成。幾何蒙古包的設計借鑒了傳統(tǒng)蒙古包繩索體系的形式美學和結構特征,遵循繩索體系的正反向邏輯,將傳統(tǒng)蒙古包中圓形和拱形的空間形態(tài)進行幾何分解與重構。最終形成一個幾何化、模塊化的單體建筑原型。
△傳統(tǒng)蒙古包繩索體系示意圖
傳統(tǒng)蒙古包的類穹頂空間是游牧民族的精神世界與核心價值體系的體現,也是應對自然氣候的智慧。在幾何蒙古包的設計中運用了幾何重構的方式延續(xù)了類穹頂的空間形態(tài),也相應的解決了屋面排水、積雪等問題。由于傳統(tǒng)蒙古包的圓形平面中布置現代家具時會留下消極空間,因此設計中切除了不必要的消極空間,讓空間更適合現代使用功能,同時提供了室外場所彈性發(fā)展的更多可能性。
體系設計——對建筑原型進行拓展、重組,解放傳統(tǒng)蒙古包的空間單一性,獲得更多元、更開放的建筑空間。傳統(tǒng)蒙古包的空間無法滿足現代生活的私隱空間和多功能空間的特性。按照蒙古包中行為秩序,在幾何蒙古包的設計中植入了四個矩形空間,解決了空間的私隱性和多功能性的需求,同時矩形空間也承載了多個原型空間之間的連接拓展的功能。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可以將多個原型空間進行組合,獲得更多元、更開放的建筑空間。
系統(tǒng)設計——設計中植入新型材料與能源系統(tǒng),提升了空間的密閉性、保溫性及能源性等物理屬性。幾何蒙古包主體結構使用木結構,維護結構采用鋁錳板、氣凝膠氈子、聚苯板和集成木板等新型材料,結合節(jié)點構造的設計,確保了建筑的密閉性和保溫性。供熱系統(tǒng)采用PTC低溫輻射電熱膜和無線遠程智能控制系統(tǒng),精準監(jiān)測采集能源耗數據,并獨立運算調節(jié)每個房間的溫度。通過設計中植入新型材料和能源系統(tǒng),提升了空間的密閉性、保溫性及能源性等物理屬性。
項目圖紙
△生成邏輯
△拓展示意圖
△拓展示意圖
△構造圖
△平面邏輯
△建造邏輯
項目信息
建筑設計: 閣爾工作室
面積 : 35 m2
項目年份 : 2021
攝影師 :Yujun Dou
主創(chuàng)建筑師 : 扎拉根白爾
設計團隊 : 呼和哈達、塔拉、渠文勇、俎賓、韓亞軍、恩克郝日寶
地點 : 中國,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