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煙囪護理之家意在邀請患有難以根除的疑難雜癥的孩子及其家人到此旅行,為他們的日常生活的重新注入活力。因為許多的家庭都有將這趟旅程視作全家一起出游的最后一次的心理準備,因而項目的業(yè)主“疑難雜癥患兒及其家人之夢(Dream for Children with Intractable Diseases and Their Families)”希望提供一個孩子可以如孩子般生活、父母也能如父母般行動的場所,而非將孩子視為患者并試圖通過旅行來加深家庭聯(lián)系的簡樸設施。哪怕說,如果孩子最終去世,這也會是家人可以重溫記憶的地方,可在此花時間靜靜回憶。業(yè)主還希望項目成為一個教育人們對他人保有更深層次同情和善意的地方。
雖然基地在二樓的高度就可看見大海,但業(yè)主希望護理院是一個單層建筑,由花卉植物環(huán)繞,這是沖繩典型的建筑布局。借此,家人和員工都可以在此共度時光,并了解彼此的存在。
建筑師在設計階段,設想自己就依偎在臥床不起的孩子們旁,他們整天盯著天花板或窗戶。因此考慮到他們的視線高度和體型狀態(tài),方案采用了滑動玻璃門,讓孩子們即使從側躺的位置也能欣賞到外面的風景;建筑師還將入口和天花做得很低,8 米深的通風煙囪搭配了直徑約 1.8 米的頂部天窗,這樣一來,孩子們在仰臥時也可直視天空。通風煙囪還能在白天從高處吸收海風,并借助浮力驅動的通風設計從北花園的陰涼處吸入涼爽空氣。
對于身體殘疾的孩子來說,風承載了很多信息,諸如吹過松林的海風,暗藏的鳥語花香,亦或是土生土長的花香,混著潮雨的濕香。建筑師重新呈現(xiàn)了“風之景”(在日語中,“風”包含風和景色兩個音節(jié)字母),意在將孩子與其所處的沖繩環(huán)境聯(lián)系在一起。
方案平面圖呈圓形,所有房間朝外,對周圍環(huán)境的開放狀態(tài)完全一致。人們聚集的公共浴室和客廳-餐廳-廚房區(qū)域則面向花園敞開,以獲得充足的自然光線;而四間緊湊的客房則相對灰暗和安靜,以讓容易疲倦的孩子們好好休息。
建筑師研究了日本氣象廳的風向頻率統(tǒng)計,并同時采用了現(xiàn)場調查的手法,根據(jù)下午從懸崖下海洋和河流吹來的風向以及晚上從山下吹來的風向,最終確定了項目的水庭院位置。由于其與庭院外圍的溫度差異,從水庭院中心拂過的清風總是清爽的。
雨水和海風從無玻璃的天窗進入室內,太陽和云朵間共同產(chǎn)生的照明變幻也時刻在這個內省空間中上演。每當坐在寧靜大廳墻壁邊的長椅上,光線就會透過天窗灑在水盆中,并在天花上形成漣漪,如火焰般顫動。建筑師稱其為“點燃心中的火焰”,并將其視作對家庭的鼓勵。
從大廳中心的圓形長椅到屋頂花園,是一個將藍海、小鎮(zhèn)、甘蔗田盡收眼底的全景視野。而在向心的水庭院和離心的屋頂花園中,建筑師還預設了空間中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對比行為。
室外臺階的設置是為了讓員工和父母能更好從兩個方向同時移動輪椅。在這個方案中,通常被視作障礙的樓梯,被理解為積極且能引發(fā)同情和記憶的事物。這一設計源自客戶的理念,即“雖然我們無法消除所有障礙,但無障礙設計應該是要保護他們的自由和尊嚴。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我們所有人都存在著身體和精神上的障礙,因而彼此間需要相互理解和幫助。這樣看來,存在于此的障礙若能促成這一點,也是極好?!比缟纤?,那些基于兒童視線高度和小身體尺寸所設計的空間,對身體健全的人來說有時是不方便的,甚至會成為障礙。
因為這個地方還可以用來教育身體健全的人們,所以建筑師嘗試了這種想象與他人身體融合在一起的方式,并堅信其會成為無障礙社會的一個發(fā)展基礎。通過這種“行為實踐”,建筑師的目標是讓這個地方為我們所在的社會本身提供關懷。
項目圖紙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剖面圖
項目信息
面積 : 318 m2
項目年份 : 2020
建筑設計 : Hiroshi Nakamura & NAP
承包商 : Asahi Kensetsu